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推进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贯通中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历史使命与时代召唤
乡村文化振兴既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党对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和乡村发展所进行的历史总结和高度自觉。乡村文化振兴既顺应亿万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重视农民教育,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民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文化观。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重视乡村文化的光辉典范,他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农结盟的思想,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论断,还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民的特征,提出了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论断,强调要把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扫盲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相结合,把农民从文盲和愚昧中解放出来。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科学技术建设是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包括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依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乡村文化的坚定守护者、积极引领者、忠实传承者和创新发展者;乡村文化振兴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与乡土自信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树立乡土自信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前提。乡土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源于乡土的文化自觉、自醒,基于对乡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
乡土文化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本质上是乡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植根于乡土社会,源于乡土文化。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系列价值观念,如重农扬农、家庭为本、尊祖尚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以丰补歉等,都是人文精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等,都是中华传统美德。儒家文化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不仅维护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良好秩序,在当今社会仍然具备强韧而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乡土文化不仅起到“孕育者”作用,还发挥了“守护者”作用。近代以来,尽管中国乡土文化屡次遭受磨难,但其文化精髓并没有丧失,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并在新时期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兴起,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争先前往的旅游地,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因此,我们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乡土文化自信贯通起来,以乡土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铸魂与物质塑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伦理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伦理本位是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基础。伦理文化是引导乡村风气和凝聚乡民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是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撑。基于乡村社会的文化特点,通过深入挖掘伦理文化,积极发挥乡规民约、道德规范等的约束作用,进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乡村自治体系。
生态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引领。建设美丽乡村,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几千年的乡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形成了村民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融入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生态道德、生活习俗等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有助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
文化创意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创意作为一种特有的“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要素一样,越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文化创意,往往能够推陈出新,点石成金,把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唤醒,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同时,文化创意具有强渗透、强关联的效应,可以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文化创意日益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化供给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条件。文化是重要的民生。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不仅要大力改善经济条件,还要加强文化供给,活跃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来说,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从城里回归的年轻人生活不习惯、不适应。因此,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既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战略选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必要保障,必须把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
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
振兴乡村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立足当代中国乡村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推动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在广大乡村融合会通、焕发勃勃生机。
辩证取舍是基本方法。不可否认,乡土文化中有一些糟粕的成分,个别地方存有封建迷信活动。但乡土文化绝不等同于落后、愚昧、保守,不能一概否定,其主体价值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坚持把辩证取舍作为基本方法贯穿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旗帜鲜明地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积极支持和引导村民维护公序良俗、崇尚义德勤俭。
尊重差异是基本态度。个性化、多样化是乡土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承认其客观性、包容其差异性、理解其独特性、掌握其规律性、发掘其合理性,如此才能使乡村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因地制宜是基本手段。“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村文化因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渊源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全国如此,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县也是如此。应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鼓励敢想敢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依靠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绘就乡村文化建设美好蓝图。
坚持全面动员与有序推进相结合。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养成的过程,对待乡村文化振兴,我们既要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不可一哄而上、一味追求快、搞成新的“大跃进”。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时间服从质量,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坚持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热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亿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两大引擎。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依靠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两类主体,运用政府手段和市场运作两种方式,依托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两种资源,形成支撑合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作者系山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磊)